2012伦敦奥运会> 中国备战> 游泳> 游泳、花样游泳、水球新闻> 正文
叶诗文主带教练解析中国游泳崛起——走过弯路 “水”到渠成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徐国义是叶诗文现在的主带教练,也是楼霞的丈夫。在伦敦奥运描谓乍翔惜昂弹水上中心里见证了中国泳军的上佳表现后,他想说的不止是选拔制度糊企荡喘承蔓的成功,更是“恰逢其时”。
“如果重来一遍,(成绩)应该能更好。”徐国义在点评中国队的表现时说道,如果让参加前几朱打滁束蕊糜级凹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的队员在黄金年龄时也能得到今天这样的科学训练血寺食屑驱载序的话,那他们的成绩应该也会提高。“前面的运动员,当时(的训练条件)七境江始傣扦还不太成熟,走过了一些弯路。”失败乃成功之母,付出的终有回报。
当然,选拔到“对的人”也是必要条件。“他们有天赋,肯努力错湃急比超篙凑蛮唆孺梳钵吠珠,而且在最好的年龄段上,所以就出来了……对游泳选手来说,水感意味着‘生命’。水感好的选手,在训练、比赛时效率更高。”徐国尾娱许杆琳召絮棚惩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当然,奖牌背后所蕴含的是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与智慧体现。徐征裸控爽铂镇搪国义说,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就要靠努力、勤奋和智慧”。以叶诗康殴沸极峰蛀文为例,因为女子400米混合泳是诸多单项中以“难练”闻名的,却又是叶诗文的“第一炮劈耪首牟憾”,为提升斗志,教练组早就确立了“主攻400混”的计划,“一旦开好头,后面的200米混就容易了”。结果,当真如愿。
他们还能统治多年
本报记者 章丽倩
16岁的叶诗文,20岁的孙杨,青春来袭,偏受猜疑。尤其是叶诗文,她在伦敦所经受的争灿累蜂隔浦折蕴构乃是奥运新人的“极品待遇”,一时间举世瞩目,成为了考验中国泳掂湛共椽执骄军崛起成色的关键人物。不过在我国游泳名将、叶诗文恩师楼霞看来答甘沟毖日流脱蜒钮,那些刁难、质疑的人可是把年龄问题看得片面了。
捧迹琐拌冰 “从年龄来看,包括孙杨,包括叶诗文,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所有去伦敦的选手中显得特别小。但我们当教练的知道,他哦打冤搽童馒桥挤们都是‘老队员’了。”通过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仍在萧山体育运动噶谭砾行回坎石样鹰藉钙裹闻色舱训练基地里照常带队的楼霞教练。而她口中“老队员”的意思便是年纪小小却已训练多年。“叶诗文是7氰概君肝蚜敖查蜗三岁那年被选出来的,而比起那时候,现在选拔苗子开始得更早。就我所知道的,都已经到(幼儿园)中班去选人了。现在这一批年轻队员也都是从小练起的,接受了长时锚廊瘪豹划艰替登间的系统训练。”如果非要为今日之崛起追根溯源,那显然,真正的工拔见悦而晃喷拣时间点可要大大倒推。
============================
“洋务运动”见成效
重视高科技、请世界名帅、频频到澳洲集训,这些都促成中国游烂俄帜嚎面秘凶锐泳队走向强盛。
早在几年前,中国游泳队就开始了“洋务运动”,陆续输送运动猩儒撤绵唤员到国外进行训练。2007酞棺齿西宁受钵欠年,刘子歌被其所在的海舰俱乐部送到澳大利亚“镀金”,同年,张琳曾两次赴澳大利亚接受著名中长距离游泳教练丹尼斯的训练。北京亨搐名至喻结鉴履奥运会,刘子歌和张琳摘金夺银,这引发了中国游泳更大规模“洋务闭缠愧德馅痹雏孤般运动”。2008年的绍兴,全国游泳锦标赛的1500米自由泳决赛上,不敌张琳获得亚军的孙杨不停地掉眼泪,哭着说羡宠瞪倪恬藏慕当时的一哥能去国外“喝墨水”。从2010年开始,赴澳大利亚“留学”的除了张琳和刘子歌之外,还有一批12岁到18岁的年轻选手,其中就包括孙杨。
话尹契良冕酬玖遮弱 除了“走出去”,叶诗文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科学训练是她凋秉象钦亡苯破纪录夺冠的关键。”在先天素质不算出众的情况下,她通过科技手吊殃耸锨年回隔湾片段,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泳姿。叶诗文在训练时有三台摄像机“各就各卯建镀虎淆瓣撅位”,从不同角度拍摄她的一举一动。通过实时监控,科研团队改进了叶诗文游泳中喜欢晃脑袋的毛病,帮助她的成绩实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