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毛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无压力,美食也是。昨天说到吃小龙虾,今天说说吃面。
前几天有个关于举重队的花絮可馋人了,说举重队员在比赛前,带着锅子到场馆里煮鸡汤方便面、排骨面,甚至还要加点青菜。网友发挥说,这是一种“战术”啊,鸡汤面热乎乎香气四溢,好叫那些只能吃冷三明治的外国选手心神不宁。不料,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娅闻到这熟悉的香味,想起那并不遥远的过去,默默吞了吞口水,居然一举搞定了131公斤。
这个舌尖上的“战术”对她完全没有起作用。但是对韩国人很有触动,他们不但带着锅子煮面,还带上了泡菜。这样发展下去,奥运会可能变成国际美食节。最终不比谁能举多少公斤,可能比谁能吃下更多面条。而有个湘妹子,她需要一个糍粑单项比赛。
爱吃糍粑的湘妹子赵常玲,变身为哈萨克斯坦人祖尔菲娅,夺得了本次奥运会53公斤级女举金牌,并且以131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一个中文比俄语顺溜的“外国人”是怎样走向冠军之路的,悬疑剧爱好者有福了。
祖尔菲娅,也就是赵常玲,是湖南省体育局在2008年向哈萨克斯坦输出的运动员。这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里,用田忌赛马来类比就是:中马赠友邦,小马征奥运,大马窝里藏。说的更直白点,赵常玲在国内时未见得是一线选手(撑死算二线选手),可是这次咱们一线选手没被选上出战,只派出去了个三线的小朋友。结果是中马卧薪尝胆发挥出色,一跃成为黑马。围观群众无不怜惜小马失蹄之痛,为有实力的大马扼腕叹息。
命运常常和好人开玩笑。对以举重谋生的苦孩子赵常玲来说,这是个一个善意而美好的玩笑;对世界纪录保持者李萍、奥运会选拔赛冠军纪静来说,这是一个残酷而无奈的玩笑;对只有17岁被拔苗助长的周俊
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玩笑——无良的国内某媒体,甚至称之为“耻辱”。在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无论有着怎样的选拔体制,赵常玲要冒出来可真是充满悬念。事实证明,“养狼计划”给了她一个支点,她就能把金牌给撬起来。
生活处处有意外,人生何处不精彩。可有人就担心冠军都是中国人的,比赛就不好看了。“以华制华”这套用在竞技体育上,这是一盘很大的棋,问题是谁在和谁下,谁和谁厮杀。对出生永州大山里的赵常玲来说,当初走上举重这条路的理由很朴实,因为举重队“吃得很好”。子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非也,“吃得很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那些吃得不好的孩子来说。
舌尖上铺就的冠军之路,很具中国特色,饱含中国国情。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