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拷问中国三大球

  本期主笔 黄一可

  伦敦奥运会临近收官,虽然中国军团金牌丰收,但老实说,中国体育迷心里仍然不太好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三大球表现糟糕。也正是三大球项目的乏善可陈,使中国军团遭遇了奥运会虎头蛇尾的尴尬。反观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除了男足,其他几项都代表世界顶尖水平,女足、女排(微博)、男女篮都成为美国人夺金的项目;再看近邻韩国日本,双双打进男足、女排四强,并在铜牌争夺战中打得不亦乐乎,这确实让中国这个金牌大国有点无地自容。还有一个大球强国就是巴西,他们在足球、排球等项目上也是世界一流。可以想见四年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擅玩大球的东道主,将再次激起全民的体育热情。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下决心“振兴三大球”,争取让老百姓满意。但在伦敦,中国三大球再次交出了不及格的答卷,只有再等下个四年了。为什么三大球的成绩始终不能取得突破?三大球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市场推广度,而这些正是中国三大球的软肋。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首先应该坚持体教结合的道路,必须在中小学以及大学普及,才有可能获得更宽的选才面;其次必须依靠良性的职业联赛,带动来自民间的热情。当然,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既有的价值观念,提升全民非功利性的自我锻炼意识,在公众中拥有广泛影响的三大球项目无疑是一个值得挖掘和推广的载体。

  在诸多体育项目中,一些小众的个人项目,可以依靠举国体制很快取得成绩,但特别强调参与人口的三大球则完全不同,它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四年一个周期,至少应该是十年。在这方面,中国三大球项目中成绩最差的中国足球比排球和篮球要做得好。虽然中国男女足均无缘伦敦奥运会,但相比篮管中心和排管中心,中国足协最先开始觉醒,它甚至准备自己革自己的命,先是顺应时代要求实行管办分离,接着又与教育部门合作,狠抓青少年足球……

  相比之下,作为主管部门的篮管中心与排管中心仍故步自封,拒绝市场模式,仍停留在国家队四年一个周期备战的传统思路上。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依靠某个高个子球星或洋帅不是治本之法,这难以解决中国三大球基础人口始终上不去的问题。如果不对梯队建设和联赛动手术,今天篮排球在伦敦的悲剧,注定将在四年后继续上演。哪怕是放弃短期目标,中国三大球也应审时度势地将目光锁定到基层,想办法找到一条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不能再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到国家队这个层面了。在日本,小学女生每天被要求做100个仰卧起坐,大冬天经常可以看到脱掉外套的小学生在球场上满场飞奔踢足球;在美国,很多社区附近都有体育场,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无数的体育社团和球队联盟,打球对于他们来说已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者说是时尚。但在中国,少有这样的孩子,也缺少这样的风气。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痛定思痛后搞了一个“119工程”,开始了在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上的攻坚战,在随后的三届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均在这些非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突破。那么中国三大球,这些最受关注、最具有影响力、最易于市场推广、最能体现体育强国风范的集体项目,能否也能将“兵败伦敦”作为一次先破后立的契机?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