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看过了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法国《费加罗报》的看法应该会让很多人有共鸣,“让十亿观众想起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为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英式幽默、音乐,当然还有运动”。
那么奥运会会衰败这种看法你会有么?别惊讶,如果你了解奥运会的历史,你就会明白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叛逆观点。
在成为一个赚钱机器之前,奥运会并不是抢手货。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多美元,洛杉矶是1984年奥运会唯一申办城市。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把奥运会和电视直播捆绑在一起,挽救了这项运动。最终,洛杉矶奥组委收获了2.5亿美元的纯利润。
作为一个赚钱机器,奥运会看起来运转良好。从2009年至2012年,国际奥委会(微博)从顶级赞助商处获得的收入上升了10.5%,广播公司在电视转播权上共花了39.1亿美元,高于2005年至2008年的25.7亿美元。
奥运会真的会有问题?问题还不少。
产品 可以想象,奥运比赛本身一定还会继续让观众赞叹:梦想、更好的成绩以及那些成功或者失败的让人动容的故事。这个产品本身的成色一如既往,连续17天供应如此多的体育赛事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我们已经越来越远离那个全家人都守着电视的那个状态了。
客户 奥运会最大的客户是电视和赞助商。奥运会的鼎盛与电视的收视息息相关,当大家对电视的热情降低的时候,奥运会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美国NBC在转播温哥华冬季奥会时损失了2.23亿美元,而且预计伦敦奥运会中转播也面临亏损。对赞助商来说,奥运会曾是梦幻般的营销平台—一个窗口(电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排除竞争品牌。但现在这个完美模式已经不复存在,手机、平板电脑、PC这样的新窗口逐渐占用了消费者更多的时间,而且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消费方式,重要的是它们代表的是更加个性、精准和数据化的营销方式。除非奥运会能以当初绑定电视的速度和热度绑定这些新的窗口,否则奥运会作为营销平台的效果会大幅下降。如果不多的几个大客户出问题了,公司是不是应该紧张起来?
赞助商 政府实际上是奥运会的最大赞助商。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奥运会成功的主要基础之一是轻资产运营,负资产都剥离给了政府。假如奥组委需要自己出资建设那么多漂亮而不计成本的场馆,自己出资负责安保,恐怕奥运会的资产负债表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自1960年以来,每届奥运会都超支,而平均赤字达到179%。英国政府对此届奥运会的预算从最初预计的24亿英镑上升至93亿英镑(约合145亿美元)。假如政府如1984年之前那样,不愿意为亏损埋单,奥运会该如何运转?
现在的政府似乎都陷入了一个买高不买低的股市旋涡中:奥运会的成本越高,越是觉得可以为当地城市或者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抑或潜在收益。而潜在收益的说辞最终把如此巨大的投资的回报问题推向了不可知论。城市改造和城市形象从来不是奥运会的本意,但现在政府主导的申办显然是对商业的一种大规模的介入。
看看希腊现在的经济窘境。假如是一个理智的经营者,希腊政府会耗费巨资揽下雅典奥运会这个项目么?但主办国只是奥运会的客户,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奥运会本身的商业模式。也许会出现另外一个尤伯罗斯。他当年做到的与其说是发现了奥运的价值和商业模式。毋宁说发现的是电视的价值。它们的完美结合让奥运会变成一种可能会“有利可图”的生意。至少到现在,我们看还缺少一个新的让人振奋的盈利前景,但产品好且足够稀缺,就一定会找到方向。
文|董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