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羽闹剧不完全是运动员的错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02:38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浦奕安

  体操和羽毛球是中国传统的强势项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几乎包揽了全部金牌,也让大家对此给予了更多的信心与企盼。然而,在这几天的伦敦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及其背后的各种机制体制,却给人们背上了太多的沉重,一种深深的不能承受之重。

  空翻之轻,荣誉之重

  昨天的体操赛场,那一抹镌刻着浓郁英伦风情的玫瑰红,醉蕴了眼。场上的姑娘们,如花蕊般渐次绽放。中国体操女队的姑娘们和美国、俄罗斯等强队,进行了一场艰苦并且精彩的比试。遗憾的是,姑娘们没能继续中国男子团体体操的辉煌,卫冕北京奥运的冠军,取得了第四名。但是,中国体操女将们的拼搏与团结精神,却同样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赛后,姑娘们按惯例接受电视台采访,一个个都哭了。这哭泣中,有遗憾,有不甘,有懊丧,有太多超她们这个年龄的沉痛与悲壮。

  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曾表示,竞技体操应该是一项呈现力与美的现代运动。可是昨晚,中国体操女队队长邓琳琳,这位刚刚跨入二十年华,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的年轻“老将”强忍着泪水说,如果我对自己狠一点,就好了。同时,她对队友,伤病缠身的小队员姚金男也说,“要狠一点儿发力。”

  这一幕,让几多中国观众为之动容、心酸、难受。年轻的姑娘们,你们承担的东西太多了,有太多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压在了你们稚嫩多伤的双肩上。你们,付出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训练,以及,超出年龄成熟的心理负担。

  记者想起四年前,在北京奥运电影《筑梦2008》中,邓琳琳这一拨运动员从2003年起便开始了备战,一张张幼小可爱的脸庞,写满了对于奥运金牌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五年过去,经过严酷的选拔,邓琳琳和江钰源入选,还有一位叫做乃若愚的小姑娘,却因奥运前夕的股骨头坏死,离开了奋战将近四年的中国女子体操队。而江钰源和北京奥运时的队长程菲,也因各种伤病困扰,没能最终出现在伦敦奥运会体操赛场上。

  和她们相比,邓琳琳是幸运的。只是,这一次的团体第四,却带给了这位早熟懂事的女队长太多的自责与压力。

  在多数观众眼中,女子体操队员,是一群精灵的化身。特别是这群来自东方的小灵鹿们,技艺高超,娇俏可人,尽管有失误,尽管可能存在压分情况,但她们,依然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玫瑰色赛场上的力与美。

  我们无法完全知晓这群姑娘们眼泪的内涵,也无法在她们身边做些什么。常年残酷的训练,心理压力的承受,对于曾经的金牌荣誉的捍卫,让姑娘们的这一哭,有太多不能承受之重。比赛还将继续,姑娘们,不要太心重了,英伦玫瑰色的赛场上,有你们的存在,有你们的精彩,有你们的灵动,便是那中国的最美。

  羽球之轻规则之重

  这一次,还没到决赛阶段,伦敦的羽毛球赛场便给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在这措手不及里,有太多的无法言说令人惊讶、无奈,甚至羞耻。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赛场上,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于洋和王晓理的故意输球,已经受到了国际羽联的严厉惩罚:和其他三对消极比赛的选手一起取消比赛资格!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至极的打击。你可以战败在赛场,而不是因为非赛场因素提前出局。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对挑战比赛规则漏洞者提出的警告;另一方面,也对比赛规则本身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质疑归质疑,你可以在赛前或者赛后用合理方式提出,而绝不是在奥运会赛场上。经过了千挑万选千锤百炼的运动员远赴重洋征战,争金夺银、报效祖国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可得选对了方式方法啊!

  这完全是运动员的错吗?答案不完全肯定。众所周知,中国竞技体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辉煌,和一整套相应的机制体制密不可分。对于羽毛球这样的强势项目来说,保证取得金牌和银牌的成功率,成了这些机制中的最重要环节。

  一旦成功,除了一线运动员和教练员,层层体育机构、相关官员也功不可没,逐一“领赏”或“加爵”。记者注意到,有的运动员在一个双人项目取得了金牌,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的贺信上,只有该省运动员的名字;有的运动员父母,和当地体育局长一起观赛,本是件大家都高兴的喜事,但获奖后体育局长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乃至现场赋诗,却让我们闻到了一股子“怪味”。

  重赏之下必出“怪举”,这就休怪昨天出现在温布利球场内的惊人一幕了。无独有偶,韩国队和印尼队也纷纷出现了类似的消极比赛情况。那么,从中是否也可以透出,奥运会羽毛球新规则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呢?

  答案也不完全肯定。在初始阶段,采取小组赛的赛制,不仅仅存在于羽毛球比赛。为什么别的赛种能逐渐适应下来,到了羽毛球这儿,头回在奥运采用,就生出如此闹剧?

  规则确实尚存问题,但是,在问题面前所采取的态度与方式,值得深思。如此极端的“自杀”行为,戏弄了买票到场期待看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现场观众,伤了中国老百姓企盼你们一展英姿的心,却给了我们在追逐金牌之外,更多的反思与警醒。

  中国在前进,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辉煌绽放之后,我们对于金牌的渴望已逐步趋于理性与淡然。可以看到,伴随着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兴起,观众们、网民们有了更多的获取信息渠道与话语交流空间,想要瞒住越来越聪明的大众,去隐藏阴暗与算计规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奥运还在继续,愿奥林匹克精神常在,愿比赛之外的沉重渐渐散去。(完)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于洋 王晓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