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代“跤王”杨长岭 汉城奥运是永远的痛

  一代“跤王”杨长岭坐在办公室凝视窗外。往事如烟,24年前汉城奥运会上的一幕幕清晰可见;着眼现在,爱徒景瑞雪即将出征伦敦令他期待万分;放眼未来,如何将陕西重竞技推上新的高度让他激情万丈。

  规则未吃透 裁判惹争议

  杨长岭饮恨汉城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杨长岭从小就酷爱摔跤,后师从我省身手不凡的民间教头车富安,练习中国式摔跤达五六年之久。1980年,杨长岭进入陕西省体育场业余体校,他改练国际古典式摔跤,教练为我省知名教头康富利。1983年底,由我省摔跤界泰斗陈建虎担任主教练的陕西摔跤队正式成立,杨长岭顺利地进入省队,由于他潜质不俗,随后便入选中国摔跤队。至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他连续六次夺得57公斤级的冠军,毫无争议地获得了代表中国摔跤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资格。

  “第一场比赛我的对手是一位来自匈牙利的选手,他实力超群,但我在奥运会之前曾两度战胜过他。”一看到自己遇到的是曾经的手下败将,杨长岭信心十足。不过在当时,国际摔跤协会对有关规则进行了改动,由于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我国摔跤界并未充分理解。“当时我做了几个防守的动作,就被裁判判了两次‘消极’,根据规定,若再有一次‘消极’,我就会被罚出场。当时我的比分是领先的,但教练在场下不停地叫我不要再防守了,也就在那个时候,我被对手偷袭成功,最终惜败下来。”杨长岭遗憾地说道。

  最终那名匈牙利选手在决赛中获得了奥运金牌,尽管杨长岭此后连胜四场,但只能屈居小组第二,和另一小组的第二名争夺奥运铜牌。铜牌之战,双方一直保持着0∶0的比分,就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三秒时,杨长岭与对手同时做了一个绕臂转移反转移的动作,身手敏捷的杨长岭将对手压在身下,按照常理应判他获胜,但现场裁判却认为是对方先接触到他,判罚杨长岭以0∶1败北。这个判罚引起很大争议,中国代表团向赛事组委会提出申诉,但最终不了了之,杨长岭就这样遗憾地与奥运奖牌擦肩而过。“当时我按倒对手时,我和整个代表团的领导、教练都非常欣喜,最后的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当时教练立即向组委会申诉,而我就一直站在场上不下来,直到宣布维持原判,我依然不愿下场。我想,如果当时的祖国能像现在这样强大,那奖牌将毫无疑问地属于中国。”杨长岭说。

  急流勇退但未离开摔跤

  爱徒景瑞雪承载两人金牌梦

  汉城奥运会上的挫败让年仅22岁的杨长岭萌生了退役念头,虽然在有关方面的劝说下,杨长岭坚持参加完了北京亚运会并获得57公斤级亚军。杨长岭告诉记者:“摔跤是一个高强度对抗性的项目,长期的摔打和激烈的对抗使得我身上留下了很多伤病,有些至今都一直未能得到完全的治疗和康复。而且我参加的是轻量级比赛,体重要求严格,艰苦的训练,吃不饱,这曾让我很痛苦。”

  就这样,疲惫的杨长岭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但他却以另一种方式来续写奥运人生。在中国摔跤队备战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杨长岭担任国家集训队的教练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他再次执教国家队,担任领队兼教练一职。在杨长岭之后,中国摔跤界的代表人物当属盛泽田,鲜为人知的是,盛泽田曾是杨长岭在国家队的陪练兼师弟。而在杨长岭出任国家队教练后,盛泽田是杨长岭专门辅导的对象,可以说,盛泽田能连续三届奥运夺牌与杨长岭的精心教导有着很大的关系。

  离开国家队教练员的岗位后,杨长岭到省重竞技管理中心负责摔跤、柔道以及拳击相关工作,在这里,他又将景瑞雪送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对于即将奔赴伦敦的爱徒,杨长岭感慨万千,“众所周知,景瑞雪为我们拼下了一张宝贵的奥运会入场券,奥运会的备战工作比拼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和意志品质等,更有其他方方面面的综合实力。”杨长岭说,“景瑞雪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对奥运会的执着捍卫了荣誉,改写了历史。我相信她在伦敦的赛场上一定能创造奇迹。”

  只有苦练没有捷径

  陕西摔跤未来可期

  展望陕西重竞技的发展,杨长岭直言:“摔跤是陕西体育的一个招牌项目,24年后景瑞雪又一次代表中国出征奥运会,我们有理由相信景瑞雪将会在奥运会上为陕西摔跤创造新的辉煌。不过备战伦敦奥运会只是一个阶段性工作,我们的路还有很长,明年全运会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我相信未来陕西摔跤还会培养出更多的奥运选手。”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领导,杨长岭将他的全部力量奉献给了摔跤事业,现在更是为了陕西的重竞技事业尽职尽责。在谈到训练队员时,杨长岭说了八个字:忠诚、拼搏、创新、厚德。杨长岭说:“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首先要有一种陕西重竞技人的精神,要忠诚陕西重竞技体育事业,更要忠诚党和国家的培养。每位运动员前提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克服重重困难,在训练和比赛中顽强拼搏,为了结果,为了梦想而不断努力。”

  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杨长岭成为了陕西在奥运会上的骄傲,杨长岭希望能延续这样的理念,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竞技体育是一件苦差事,没有捷径只有苦练,每位成功的运动员都是在不断地磨练、付出和积累中逐渐强大。我希望我的队员和所有运动员都能战胜自我,在梦想的路上勇攀高峰。”

  本报记者丁潇雅赵蔚林实习生张尧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摔跤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摔跤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