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7月22日奥运专电题:场馆问题有改善赛后利用无定论——皇家炮团兵营射击场初探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刘恺
22日对于伦敦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风和日丽的伦敦东部郊区,几声枪响划破了周末的宁静。早上10点,伦敦皇家炮团兵营射击场已经人头攒动。在各个训练馆中都穿梭着进行赛前热身训练的队员和教练们。这个场地上,将产生15枚金牌,其中包括奥运首金。
作为最早一批前来探营的媒体,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射击项目的各个场地,留下了对这个独特射击场的初印象。
皇家炮团兵营兴建于1776年到1802年,建筑气势恢宏,古老而庄严。奥运会射击场就建造在距离炮团兵营不远的地方。四个大型的临时建筑旁边环绕的奥运标识和紫色调的围栏,彰显出愈渐浓郁的奥运气氛。
整个场馆区由四个主要场地组成,分别是决赛馆、飞碟靶场、25米馆、10米-50米综合馆。场馆的建筑均是临时的,形状类似北京的“水立方”,四周草坪环绕,道路上的汽车也并不算多,算是郊区的一块静谧之地。
场馆的安检非常严格,连瓶水都带不进去。与记者一同接受安检的一名本地记者被保安“连哄带骗”地喝掉了随身带的一整瓶矿泉水才被放行。
训练的靶位相对紧张。飞碟、25米靶场甚至需要提前一天预约。据记者目测,日本队、韩国队等队伍已经到达场地,全面展开了热身。
其实,很多队伍对于这个场地并不陌生。今年4月份,这块场地上进行了奥运会测试赛,各代表团的主力队员悉数到场,为略显神秘的皇家炮团兵营射击场首次揭开面纱。
“4月份的测试赛我们收获了很多。赛事遇到了极端天气,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这让场馆的很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场馆媒体经理珍妮·特勒森介绍道。
特勒森透露,在测试赛之后,针对众多队伍指出的问题,场馆做了一些改善。她说:“4月份的时候,决赛馆的门是塑料的,现在我们对门进行了加厚处理,场地里的风不再那么大了。”此外,在靶位设置、场馆通行路线等方面,组织方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虽然很多设备仍然没有安装完毕,但场馆已经进入了运行状态,一切工作都在稳步进行当中。
对于许多人关心的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特雷森表示,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她说:“现在有个建议,就是奥运会结束之后几个资格赛馆运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去,做英联邦运动会的办赛场地,主场馆留在原处另外利用。不过,现在均没有定数。”
伦敦奥运会射击比赛将于7月28日起开战,8月6日结束,共将产生15枚金牌。中国队将参加15个小项中的14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