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赛后给家人打电话表达遗憾之情,甚至觉得有愧于各方的期待,但重庆射击校校长说:“等他回来,我们给他庆功!”
“别人也许用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从一名业余射击选手,登上奥运会的最高竞技台,甚至有些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实现这样的梦想,但王涛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的跨越。”在重庆射击校校长高志勇眼中,这是王涛最可贵的地方。
第四名 王涛尽力了
昨天下午武隆仙女山的一家酒店内,和王涛的妻子张莹以及重庆射击校的一帮同事观看完王涛的比赛后,高校长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失落与遗憾,但在这位最熟悉王涛的领导和老大哥看来,王涛能够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射击梦想,已经是所有重庆体育人的骄傲。
“今天的比赛的确很遗憾,王涛在预赛中的表现很稳定,心态也很好,这对于一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来说非常不容易。而且在决赛中,他的前两枪也非常出色,连续两个10.6环,在大赛中非常难得。但比赛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3枪,他只打了9.3环,我从电视上看王涛的表情,好像连他自己都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打出这样一枪,算是很明显的失误。之后,我能感觉到王涛的心态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根据高校长的分析,王涛在整个世界射击界,都属于出枪速度非常快的运动员,“通常情况下70秒的击发时间,王涛一般在30秒之内就会完成击发。但在今天的第三枪之后,王涛的节奏明显发生了变化,时快时慢,这折射出他内心比较纠结,也有些犹豫。”
不过高校长依然强调,王涛昨天的整体表现其实已经非常难能可贵,“赛前中国队的主要冲金希望是朱启南(微博) ,而队内对王涛的要求,只是要他轻松上阵,能够打进决赛就算完成任务。但意外的是,朱启南未能晋级决赛,所有的压力和希望全部压到王涛的肩上,这对他保持平常心比赛,肯定带来了影响。”
无奖牌 依然是骄傲
高校长介绍,在比赛结束后,王涛就给国内打回了电话,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甚至觉得有愧于各方的期待。
但王涛得到了妻子的安慰,也得到了射击校同事们的鼓励,“我告诉王涛,奥运会的精神就是重在参与,尤其他是第一次参加,没有必要把成败看得那么重。而且对于射击这个项目来说,王涛才30岁,只要保持好状态,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高校长向记者表示,“我还特别告诉他,等他回到重庆,我们会给他庆功,他依然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
高校长特别告诉记者,可能很多重庆人对王涛并不是很熟悉,“希望借助你们的力量,告诉所有的重庆父老乡亲,王涛是一名非常努力和有责任心的运动员。为了准备奥运会,他连自己现在已经1岁多的孩子都没看到几眼,我们曾经创造条件让他的妻子到北京和他团聚,他为了安心准备比赛也一一谢绝,我们所有人都感谢他付出的努力。”
重庆晨报记者 刘苏
妻子:继续做老公坚强的后盾
昨天,王涛的妻子张莹以及重庆射击运动学校同事一起,在仙女山一家宾馆内观看了比赛。虽然王涛没取得奖牌,但在张莹眼中,丈夫在比赛中发挥得不错,自己会继续支持丈夫,做他坚强的后盾。
昨天下午4点,当男子10米气步枪预赛开始时,张莹和王涛的同事就围在电脑前关注最新情况。在预赛时,张莹就显得有些紧张,她一度躲在了同事后面,不敢看电脑上滚动的屏幕。
晚上6点55分,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张莹和王涛的十几个同事就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酒店底楼只有约20平方米,但大家都看得聚精会神。特别是张莹,两手紧紧放在胸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丈夫的比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王涛每打出一枪,现场就发出一片喝彩。大家的心都随着王涛的表现起伏,仿佛就是自己在比赛一样。遗憾的是,王涛最终排在第四名无缘奖牌,现场从激动的喧嚣变得无比安静。
对于这个结果,张莹认为王涛表现已很不错,毕竟对手实力强大。同时她还说:“我一定会继续支持他,做他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