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市报记者出征伦敦 奥运赛场外的媒体心情

http://2012.sina.com.cn2012年07月23日10:53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微博
带齐证件和工作手册。带齐证件和工作手册。
 拳王邹市明出发前,记者李丹(左)与他们合影。本报记者邱凌峰 摄 拳王邹市明出发前,记者李丹(左)与他们合影。本报记者邱凌峰 摄

  7月23日,是本报所加入的体育记者团出发的日子。本报记者李丹将乘坐早7点30分的飞机飞往北京,与记者团其他同伴集合后,一起乘坐卡塔尔航空的班机前往多哈转机,预计24日下午6点抵达伦敦。拳王邹市明(微博)曾感叹伦敦奥运一眨眼就到来。是的,北京奥运仿佛还在昨天,拳王夺冠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四年后的伦敦,就在眼前了。

  奥运不只是金牌

  ·李丹·

  世界杯很专一,因为所有的队员只围着一个足球在转动。

  奥运会很花心,因为每天都有很多兴奋点。

  世界杯很漫长,休赛之余还有喘息的机会。

  奥运会很紧凑,15天内开、闭幕式和305块金牌全部要水落石出。

  报社顶多会安排8个版,而且都不会全部拿来发金牌。

  前方记者只是一个人,不能追踪所有热点。

  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奥运不仅仅只是金牌。

  读者的反应告诉我们,想看的不仅只是金牌。

  英国女子马拉松“常青树”拉德克利夫,38岁的老将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我想亲眼看看她在家乡如何展现自己的坚毅。

  从汉城到巴塞罗那,从亚特兰大到悉尼,再从雅典到北京,奥运会“六朝元老”、44岁荷兰骑手安基·范格林斯芬如何在伦敦续写第7次传奇。

  马来西亚女射击队员诺苏雅妮,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征战奥运,她将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怀孕天数最高的参赛运动员。这也是奥运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还特别想看看,第一位土生土长的美籍华裔乒乓球手王浩平,如何圆梦他的第一次奥运?

  当然,我最想知道的是拳王邹市明如何战斗,他是我们身边的体育明星,是奥运拳击的主角,无论成败,最后一次奥运经历都会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像北京奥运那样,能见证和记录他的每一场比赛,我也为自己感到幸运。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困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奥运赛场上很多运动员会成为它的注解。

  奥运不仅仅是金牌,也不仅仅是赛场。

  我想站在多佛尔海峡的岸边眺望不远处的加来,聆听英吉利海底的欧洲之星发出轰鸣,幻想欧洲大陆的人们如何从这里登上英伦三岛,开始建设这个特别的岛国。

  我想站在西边,眺望大西洋的对岸,幻想16世纪的英国先民登上船只向西出发,成为北美大陆的垦荒者。

  特别想告诉马戈尔尼,当年乾隆皇帝对你不满就因为你不愿意弯下你那高贵的膝盖。

  牛顿的苹果树怎么样了?水晶宫博览会的喧嚣是否还余音绕梁?徐志摩的康桥是否站满了游客?骨子里留着民主血液的英国人奥运期间是否还在为利益申诉?

  还想去小贝家附近逛逛,看看这个超级万人迷的住地。采访沙滩排球的时候顺便看看唐宁街,说不定会碰着卡麦伦来看比赛。老特拉福德足球场为何让小贝流泪、大腕们如何在温布尔顿网球场表演……

  中国股民为牛市熊市焦头烂额,不久前还在英超的德罗巴会穿越般登陆贵阳奥体中心,因此,我深深知道,这个国家发明的一切还在光明正大影响着整个世界……

  其实,我最着迷的是英国的乡村。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说:“乡间却是英国人的天然感情得以真正发挥的广阔天地。”我却想站在英国乡村的清晨,在晨雾缭绕中,看着向我走来的冷傲而迷人的达西先生……

  关于心情

  7月14日那天,邹市明出征,和其他媒体的同行前往机场送行。“第一次出征年少轻狂,第二次饱受压力,第三次淡定了。”邹市明三次出征心情的总结简短有力,彻底打动了我,并且感同身受。

  2007年女足世界杯青涩地小试身手,2008年与同伴拿下北京奥运,2010年被报社派往南非“丹枪”闯世界杯。用小比赛来为大比赛积累经验,顶住了压力便离成功不远。体育采访与运动员比赛都是一样的道理。拳王的雅典奥运带着几分新奇与忐忑,北京奥运顶着压力夺冠,伦敦奥运,正如教练张传良说的那样“让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意味着经历过大风大浪,顺其自然意味已熟悉一切,顺其自然意味着可以控制心灵解决遇到的困难。

  “当你站在世界最顶级的赛场,当你在陌生的国度完成工作,那时你会觉得胸怀世界,拥有天下。”记得一位前辈曾说过这样激励人心的话,一个人在南非租车去世界杯开幕式,与一位女记者结伴去南非贫民窟索韦托……南非世界杯带有几分冒险色彩。松下幸之助说:“困难带来阅历,阅历给人智慧。”经历了便淡定了,因为即将发生的一切都会有办法去解决。

  关于证件

  我觉得自己足够幸运,贵州都市报(微博)的体育涉外采访轮到我的时候,本届奥运会贵州唯一的官方记者证幸运地落到我的手里。也许这样一张证件在央视、新华社的眼里不值一提,但对于每个省的某家媒体来说却弥足珍贵。

  伦敦奥运会的记者证,国际奥委会分给中国的只有260多张,这里面不包含央视的证件,作为花了一大笔钱买来的特权转播商,央视拥有该有的报道特权。260多张记者证里,分给了新华社以及多家平面媒体。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在分配这些记者证的时候要考察该家媒体平时对体育报道的重视和记者的经验。在他们看来,证件稀少,用不好简直就是浪费,何不拿给那些真正用得上的媒体。

  申请证件的过程从去年6月就开始了,11月基本结束。12月的时候,作为已经通过的媒体,伦敦奥组委媒体运行团队早早通过快递寄来了媒体设施与服务导读。这是每个前去采访的记者都应该仔细阅读的手册。如何住宿、如何购买上网流量、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到比赛场馆、每个场馆有多少记者席位、如何申请高需求的采访、在主新闻中心如何工作……奥运会的媒体服务、新闻服务已经形成一套体系,加上英国人的严谨,一切显得周到而井井有条。

  关于媒体服务和新闻服务有不得不提的故事。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国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服务,到后来国际奥委会再三督促中国必须成立这样的机构为记者服务,中国媒体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媒体服务和新闻服务。不久前,在贵阳见到了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他也感叹地说:“以前对媒体都是以行政命令的口气,北京奥运会后我们的观念才真正改变过来。”

  今年6月初,拿到证件的记者们集体到北京开会。除了要求报道纪律外,提前翻译记者手册、申请装备、复印文件,体育总局宣传司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让人感觉很体贴。

  关于装备

  去南非时候购买的大箱子等着第二次使用,但是这次大箱子是空着肚子去,估计要吃撑回来。

  南半球的南非世界杯是冬天,带了比较厚的衣服,占去箱子不少位置。回来时行李超重太多,为了保全买回来的礼物,不得不在约翰内斯堡机场忍痛丢了好几件衣服。伦敦的气候好不到哪里去,电视新闻播着伦敦下雨的新闻,还戏称本届奥运会是最“水”的奥运会。上网查了下预报,气温估计在10多度左右。为了应付中午比较热早晚比较凉的天气,专门去户外运动商店买了件单层冲锋衣,加上体育总局发送的单层风衣,估计足够应付伦敦的阴雨天气了。

  虽然是夏季奥运会,但这次采访确定远离凉鞋和短裤。为了保证舒适行走和应付雨天,速干的户外运动裤、轻便的城市步行鞋成了我的首选。伦敦奥运采访的一些小规定比较严,比如不准摄影记者穿露出脚趾头的鞋。我想这也是一种文明礼貌吧。

  体育总局发放的背包和国家队运动员们的一样。其实很惊叹安踏的设计和质感,有一种越来越好的感觉。背包的拉练和内衬设计得很合理,特别是放笔记本电脑的那层厚而柔软,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背包前面左肩带上还设计了一个装手机的小袋,可惜现在大家用的手机越来越宽根本装不下,只得响应新华社老记徐济成的建议,挂在胸前,这样利于接电话,不用反复放下背包。

  一直认为自己有个四海为家的胃,走到哪里不用带老干妈辣椒以及各种口味的方便面。这次有些差别,辣椒依然不带,但箱子装满必需品后太空,只得往里面塞了几盒方便面,以免替朋友带的两瓶贵州美酒碎在箱子里了。

  关于准备

  每次出国采访大型赛事,都像是一次备考,考场就在赛场。

  我没有和别人交流过如何准备采访一个大赛。但又是那该死的英语是必要的。新华社现在进记者的条件之一就是英语必须要过专业八级。我估计自己都像祥林嫂那样说过如何受刺激而继续学英语的故事。伦敦奥组委的导读手册是全英文的,每次邮件来往自然要用英文。搞不懂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那里如何工作,一切都会大打折扣。

  对于英语学习,学着学着,完全变成了一个教育问题。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奇特英语教育方式下的怪胎,能看能写,却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有人说,中国人学英语要先打通耳朵。这话很对。如何打通,我的经验就是不断地听,反复地听,时间足够耳朵自然通了,毫无捷径可言。而我们身边的大多英语教育还在为考试而服务,完全颠倒了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的顺序,继续创造一堆哑巴英语人才。

  记得有消息说,高考英语要考听力。有天看了英国BBC的《英国古代史》纪录片后感觉特别可怕,因为英式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好多根本听不懂。高考听力的朗诵者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稍懂一点的人估计以后得打听这个消息。我不知道联合国有没有颁发一个英语普通话发音标准。我只比较赞同一位老师说过的,学英语口语,要么学美语,要么学英国英语,二者只能选其一。一个腔调里有英语口音和美语口音会被笑掉大牙的。而且,美语的音标和以前我们所学的音标读音和写法上都有差别。学语言是一个终生过程,熬到一定程度上便成了享受。

  英语说了一大通,其实,重要的准备还有对目的地国家历史、人文、风情、旅游资料的准备。因为这些资料都会不期出现在稿子里,了解别人稿子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直认为被大赛逼着的上进有点孤独!高兴的是,去年出差英国的同事和想出国旅游的同事专门找老师进行英语口语学习了!我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报特派记者 李丹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伦敦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