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篮107-100击败西班牙,从而再次夺得奥运会...[详细]
大嘴韩乔生:脑海里还回闪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伦敦奥组委带来的双层大巴车上的精彩节目,球王贝...
8月13日 07:10
大杨扬:小家伙时差作怪,折腾到现在才基本睡着[汗] 伦敦奥运即将闭幕,17天的各种比赛精彩纷呈,让...
8月13日 02:32
我就是我邹市明:由于手机一直没有网络,所以只有在今天醒来一早给大家道声谢谢!感谢你们的支持!
8月12日 16:25
冯喆小胖:与@郭德纲 老师见面!事实证明,我和郭老师除了发型身材神似,不过我距离成为体操届的郭德纲...
8月12日 18:59

英国人咋这不稀罕奥运? 多数人认为不如去度假

  关于伦敦奥运,话题很多,其中英国人对伦敦奥运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外界热议的一个话题。那么,在英国人眼中,奥运到底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伦敦奥运的?连日来,记者在伦敦走街串巷,采访到了10位来自不同城市的英国人——毫无疑问,英国人对待奥运的态度可从这10位英国人的态度中窥见一斑……

  新闻背景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就屡屡传出英国人反对伦敦举办奥运的声音,而奥运开始之后,上座率也一直不高。于是,有关英国人对待奥运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体育态度也就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

  力挺派·2人 四年才一次找不出理由拒绝它

  实际上,对于伦敦奥运,英国人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冷漠,他们中间同样也有对奥运充满热情的人。当然,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伦敦奥运的力挺派也是英国人中的少数派。

  在记者采访的10名英国人中,也有2人表达了他们对伦敦奥运支持的态度。他们认为奥运会4年才一次,找不出拒绝它的理由。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出没的英国人,特别是那些穿着各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总是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每一个入口的志愿者都会热情地说一句“Morn? ing! ”看见你是亚洲人,他们还会试探性地说上一句,“你好!”有问题都不用你开口,只要眼神一交错,立刻有人热情地迎上来,问这问那。如果你不要他们的帮助,他们也许还会不乐意呢。毫无疑问,这种热情,我们当然都可看做是英国人支持奥运的一种具体表现吧。当然,在英国人中,也不乏对某个项目特别喜爱而因此非常关注奥运会,比如马术、比如自行车。

  中间派·5人 看奥运会不如出去度假

  似乎和我无关但希望奥运圆满在伦敦举行。这些日子看,大多数英国人则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你开你的奥运会,我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最多也就是在闲暇时间喝着酒看看比赛,一切都依然如故。

  在记者采访过的10名英国人中,有5人表达了他们对伦敦奥运的“无所谓”——他们认为,奥运似乎与自己无关,“与其高价看比赛,不如选择度假出去旅行”,也有人表示,他们很少关注奥运会,他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那些比如音乐节之类的活动。不过,虽然不关注,但他们也基本上都还是“希望伦敦奥运会能取得圆满成功”。

  有消息称,在奥运期间,英国人旅游出行的人数有增加,而实际上,伦敦奥运会的上座率一直不高,这已成为事实,而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奥运与我无关的心理在作祟。此外,奥运在大多数人英国人眼里,只是个欢乐的大 Par? ty。除此之外, 英国已经是第三次承办奥运会了,所以英国人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新鲜感。

  反对派·3人 别指望我们说伦敦奥运的好话

  相对于力挺派的热情和中间派的温和,反对派的态度和言辞则要犀利很多——“别指望我们说伦敦奥运的一句好话”。可以说,他们是伦敦奥运的坚决反对者,他们的人数虽然比中间派少一些,但却绝对比力挺派要庞大。很显然,英国人并不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人那样无条件地支持奥运会。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0位英国人中,有3人就对伦敦奥运“声色俱厉”——他们表示,奥运会花了90亿英镑,对于大家来说难以接受:现在的经济形势并不好,那么多人没有工作、没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他们觉得“这笔钱其实应该花在其他更实用的地方”。

  毫无疑问,英国人反对伦敦奥运,首先在于他们的生活形势,他们认为“现在物价变得越来越高,但人们的收入却降低甚至消失了,而奥组委还宣布将用几十亿英镑组织奥运会,这让人无法接受”。而对于“奥运会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国民经济提振机会”的说法,他们则表示:至少目前他们没有看到这样的改变,“我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没有改善,那我们就没有理由无条件地支持奥运会”。

  采访实录精选

  珍妮43岁曼城(微博)(微博)人4年才一次,我实在找不出理由不支持奥运会。如果有时间,我会带着孩子去看看,这一辈子可能就看这一次奥运会。

  库伯36岁公司职员虽然我不会参与到奥运之中,但既然在伦敦举办,我还是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汉纳29岁伦敦市民奥运似乎和我无关,与其花高价看比赛,不如选择度假出去旅行,这样也可以躲避奥运时的交通管制。

  汉斯19岁苏格兰歌手伦敦奥运会?我不太关注……我希望更多朋友来我们爱丁堡,能够参加有我参与的“爱丁堡国际爵士和蓝调音乐节”的活动……

  格林芬森30岁威尔士记者

  作为一个大不列颠人,亲历了无数反对声潮的人,临到奥运会开幕前,我慢慢变得温和了。其实任何事情出来,都有反对声、支持声,很正常的。

  托德65岁伯明翰人我们不会说国家怎么样,但用几十亿英镑举办奥运会,我们宁可他们将这笔钱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没有改善,那我们就没有理由无条件地支持奥运会。

  文/本报特派伦敦记者刘志强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伦敦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