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体育精神薪火传承

http://2012.sina.com.cn 2012年08月14日06:43  工人日报

  熊熊燃烧了16天的奥运圣火在“伦敦碗”徐徐熄灭,宣告着一个4年的结束,同时也开启了下一个以4年为长度的奥运周期。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这样,结束常常意味着开始,终点同时就是起点,人类的体育精神由此薪火传承,生生不息;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这样承载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带给每个人快乐与幸福。

  伦敦奥运会对于中国竞技体育有着特别的意义。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中国狂揽51金,历史性地坐上金牌榜第一的位置;4年后的伦敦,中国竞技体育依然保持强劲势头——伦敦奥运会,38枚金牌、87枚奖牌的成绩创下了境外作战的最佳纪录。至此,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降,中国军团稳居奥运会三甲,中国作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地位日渐稳固。

  伦敦奥运会,中国队虽然在田径、三大球等项目依然疲弱,体操、举重、射击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但羽毛球(微博)历史性地实现了包揽,击剑、帆船、游泳等项目实现了突破,尤其是游泳,以孙杨(微博)、叶诗文(微博)为领军人物的中国水军令世人瞩目,而且以他们的年纪,中国游泳的“花样年华”还可维持下去。展望下一个奥运周期,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并未“伤筋动骨”、多项潜优势项目又出现突破势头的中国竞技体育保持金牌榜前三甲的位置,应可无忧。

  自然,奥运金牌和奖牌只是体育发展的一个指标,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金牌的增长,群众体育的发展、体育社会化的进步、体育产业的提升、职业体育的开展、体育和教育的结合、体育文化的培育等,都是重要的考量标准。我们从奥运会金牌数量上看,似乎差距不大,但从其他指标衡量,我们的差距依然明显。我们的体育发展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精英体育”的痕迹,体育尚未能成为全体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体育迈向世界强国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从北京到伦敦,“淡化金牌”的呼声渐起。但伦敦奥运会期间,我们看到,金牌带给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依然真切,金牌其实并非可有可无。对金牌的反思和对金牌的渴望,纠结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困惑着媒体和公众。这种困惑应该说是中国体育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因为中国体育仍在寻找一条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良性循环、相互激励的路子。什么时候找到了这条路,我们的困惑或许就会迎刃而解。

  除了金牌,伦敦奥运会还有许多场外因素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刘翔再次因伤退赛、中国羽毛球队员消极比赛被罚、中国多名队员遭遇误判错判……对于这些场外因素,公众的认识中,有共识,也有分歧,而且,我们正在学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分歧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对于体育、对于金牌、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就是在争辩中不断趋向成熟。要知道,从中国人全面接触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天起,这种接触就并非是单向的——我们既是学习者、接受者,同时也是给予者、展示者。我们在不断地与国际接轨,学习并接受各种国际惯例,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属于我们的体育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我们独有的贡献。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难免会引发分歧,学习在化解分歧中实现彼此接纳与融合,尚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炼。

  如果把4年一次的奥运会仅仅看做是一次全球体育精英之间的竞赛和聚会,那绝对是一种误读。奥运会其实和每一个热爱、关心体育的人都有关。体育不仅挑战着人类的极限,展示人体之美和运动之美,也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着独特的精神之美。体育还是一种教育,就像伦敦奥运会的口号表述的那样,它会“激励一代人”。因此,与其说体育是一种健身、竞技方式,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告别伦敦2012年奥运会,期盼里约热内卢2016年奥运会,人类心中的奥运圣火熊熊燃烧,人类共同追求的体育精神将薪火传承,为人类文明的主火炬助燃、给力。

分享到:

相关专题:奥运会其他新闻专题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