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重剑团体获得中国在这个项目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很不容易的突破,队员的喜悦可以理解,但也表现得有欠风度。
最后一节结束后,申雅岚走向孙玉洁(微博)加油,似乎想要有个礼节性的致意,孙玉洁却没有回应,转身和队友拥抱在一起,发出尖锐的海豚音。我不懂击剑规则,但我想击剑这样一个充满古代侠士风范的运动,不应当遗漏这个程序吧。
竞技场上的对手,有时候非常陌生,有时候常在一起比赛也相熟了,有惺惺相惜成为朋友的,也有互相瞧不上眼的。但运动礼仪并不是由竞技双方的亲疏关系而定,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体育的认识和赋予它的美好理想,在现代体育竞技中,已经成为运动规则和程序的一部分。对运动员来说,也体现出个人的涵养。
穆雷(微博)加油和费德勒加油不是朋友,场下常有语言上的交锋,这是性格和观点上的分歧,不会演变成运动场上的风度缺失。伦敦奥运会前,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刚刚结束,两人在决赛后互相赞美、互相祝福、互相安慰,甚至互相开善意的小玩笑的场景,成为这场经典对决不可分割的内容。
中国运动员看对手,似乎只有技战术上的存在,而没有人格上的存在。无论是作为胜利者,还是作为失败者,心里都只有自己。很少看到中国运动员安慰失败者的镜头,也很少听到中国运动员赞美对手的言语。输赢都与对手无关,也与自己从事的运动无关。
赢了呢,国家、领导、教练、父母都要感谢,就是不感谢对手。赢的原因不外乎自己练得苦、教练安排得当,“对手发挥很好,我今天很幸运”这样的话,是不讲的,不盼着对手失误掉链子,已经很对得起他了。输了呢,原因也全在自己,技术细节没处理好啦,身体不适啦、训练还要加强啦,不知道为什么啦,全都信口拈来,“他今天发挥完美,不可战胜”,这样说会被认为是给自己找台阶吗?常听到一些外国运动员说,“我们共同演绎了一场伟大的比赛”,我们才不像他们那么虚伪,赤裸裸的坦率,只讲输赢,成王败寇。
大概在我们的思维中,对手非敌即盗。新科羽毛球(微博)奥运女单冠军李雪芮加油,被描绘成一个有霸气的运动员,“最爽的是打球打到人家的头。要是赶上别人刚吃完饭,就打别人的胃”。现在对付战俘也不允许这样暴力了吧?不慎把球打在对手身上,赶紧挥手致歉,倒是常见的。如果我们本有希望的金牌被外国运动员得到了,以对手为主语是“抢”、“夺”,以自己为主语是“丢”、“失”,难道比赛尚未开始,金牌的物权就已经明确了吗?
我们并不尊重对手,却很在意对手是否尊重我们。奥沙利文(微博)安慰哭泣的丁俊晖(微博),在中国获得了相当的人气。别人赞美我们的运动员,我们恨不得把赞美扎成火把,围着跳舞;别人质疑我们的运动员,愤怒就会像地毯式轰炸一样密集发射。
运动场有战场的象征意味,但毕竟不是战场。运动场上不讲输赢,没有意义。只讲输赢,把友谊、尊重、价值统统扔掉,更加没有意义。乒乓球(微博)女单决赛,为了一场输赢,两位队友哭得稀里哗啦,互不握手,这是为什么呢?
刘林德